调查真情况 研究真问题——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②

发布者:宣传部发布时间:2023-06-12浏览次数:10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调查研究要听真话、察真情,真研究问题、研究真问题。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,也是开展这次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。党员干部要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、解决新问题,把调查研究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,找出客观规律之“是”,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。


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。在河北正定,扛着自行车蹚过滹沱河,走村串户访民情;走遍闽东9县察实情,感知百姓疾苦,提出“弱鸟先飞”理念;任职福州,有2/3以上的时间都在调研思考,提出“3820”战略工程;在浙江,走遍全省山山水水调研,亲自擘画“八八战略”;为打赢脱贫攻坚战,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,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……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、身体力行,在调查研究上做出了示范、树立了榜样。当前,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、新的战略任务、新的战略阶段、新的战略要求、新的战略环境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,不确定、难预料因素增多,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、绕不过,各种风险挑战、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,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,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。


实事求是是调查研究的本质要求。搞作秀式、盆景式、蜻蜓点水式调研,或者嫌贫爱富式调研,只去经济富裕地或者“先进”点,而不愿去困难多、群众意见集中、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单位,难免浮在表面、浅尝辄止,以偏概全、一叶遮目,甚至会助长一些歪风邪气。要一切从实际出发,立足本地实际设定调研目标、规划调研方法、吃透调研对象、开展调研活动,获取第一手资料、掌握最鲜活情况,做到胸中有数、心中有方。要坚持系统思维,既看先进典型、更看短板弱项,既看“高楼大厦”又看“背阴胡同”,既要去富裕地方、先进典型寻找成功经验,更要多到困难多、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,体察实情、解剖麻雀,全面掌握情况。要坚持问题导向,增强问题意识,盯着问题去,追着问题走,以直面问题的勇气、破解难题的智慧,到困难较多、情况复杂、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,搞清楚问题是什么、症结在哪里。要坚持真理、修正错误,坚守党性原则,既报喜又报忧,不唯书、不唯上、只唯实,有一是一、有二是二。


听真话、察实情,需要放下架子,走好群众路线。群众的很多想法,往往不是在那些很正式的场合、当着很多人的面会讲出来的,而是要同他们身挨身坐、心贴心聊才能听得到。为了听到真话,周恩来同志挤出四天时间走家串户,与群众同吃同住,终于让群众说出了掏心窝儿的话。迈进群众的门槛容易,走进群众的心坎不易。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姿态,走出院子、迈开步子,走进工厂车间、田间地头、校园讲堂、居民社区,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、近距离接触、面对面交流,既倾听群众顺耳话,也记下百姓逆耳言,让群众打开话匣子,去了解群众是笑还是哭,是骂还是赞,把民间的高手找出来。要善于换位思考,走进群众,真诚倾听群众呼声、真实反映群众愿望、真情关心群众疾苦,准确了解群众的所忧所盼。调查研究成效怎么样,关键要看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得怎么样、问题解决得怎么样,群众有无获得感。要在调查的基础上深化研究,提高调研成果质量,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、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,防止调查多研究少、情况多分析少,提出的对策建议大而化之、空洞抽象、不解决实际问题。


作风过硬,是开展正确调研的重要保障。调查研究浮于表面,不能往深里去实里走,往往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祟。要多采取“四不两直”方式,切忌提前打好招呼、超前搞“培训”、事先“踩好点”,“被牵着鼻子”走规定路线,只看精心布置的“盆景”。要加强统筹,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避免扎堆调研、多头调研、重复调研,不搞层层陪同,少些材料汇报,不给基层增加负担。对于那些在调研中搞形式、走过场的,要及时进行提醒、纠正,以优良作风保障调研成效。